哭。

小学的时候。每周都有一篇周记。

如同梦魇。

爸妈都是学文出身,对每周的这一篇周记,要求颇高。

敷衍了事自然是不可能。更多时候,即使是费尽心力也难得让他们满意。

有时是他们拿着看。那几分钟,永远是无限的拉长,无限的寂静森严;

有时是我自己读。这也许更糟,因为常常读着读着,自己也不懂写的是什么狗屁。

无论是哪一种方式,每个周六晚上,我总是和我的黑皮本一起,战战兢兢的等待审阅。

这样的过程固然痛苦。但是更加痛苦的是如若没能通过考核,重写在所难免。

很多年以后,高考结束,有时会梦到自己复读。

在我看来,最最恐怖的事情,就是重新走过一次折磨。就像打完打怪没存盘。

一种苦苦的憔悴。

生活还得继续。我还得抱着黑皮本重写一篇周记。

那时候是多么听话。乖巧的像一只兔子。

我会打破自己之前的构思。我会在第一段尝试好几种写法。我会不断的斟酌一个词。

有时到了最后的最后,狗屁依旧,我会绝望的失声痛哭。

神奇的是。就像醍醐灌顶留下的水。这几滴眼泪刺激了灵感。好像往往在哭过以后,都有一篇优+的作文。

除了被打。这是小时候一种常见的哭泣。

更早更早。我会被一些煽情的电视电影情节弄得啜泣不止。

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六岁时首播的《英雄无悔》。

有一个片段是一位警察用老旧的警车挡住犯罪分子冲向放学儿童的车。然后警车爆炸。

这像是一个开关。精准的操控着我幼小的泪腺。二十年后我都记得当时我哭得有多伤心。


可是进了初中后。突然把很多感性都埋藏了起来。

也许会刻意不刻意的写写东西。但是记忆里,再也没有痛快的哭过。

与其理解为悲伤。我觉得哭泣其实是一种宣泄。

某种感情爆表的时候,身体给予的应和,或者是抚慰。

所以这些哭泣的结束,反倒是好多轻松。


爷爷去世那天,我哭得好伤心。

眼泪很顺从,很充盈,顷刻间糊了一脸。

好多人在,所以没敢哭出声。

不够痛快。

从那之后。也没有再好好的哭过了。


我觉得泪点和年龄无疑是正相关。斜率不一定大,但是一定是个正数。

看一些煽情的,新海诚式的电影,也会眼红。但是离哭,隔了太远。

这种逐渐退化的宣泄方式,对生活有没有造成影响,不得而知。

但是因为终究不是解决方案。

所以,还是留点泪水去迎接风沙吧。


评论
热度(1)

© 奇妙槟榔壳 | Powered by LOFTER